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和生实物等观点,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人生的基本观念,是道家和儒家等诸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影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每个方面。大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小到生产、生活、养生、书法以及宅院、陵墓建筑等,无不受其深刻影响,构成了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大特色。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讲的是养生之道最核心内容。阴阳是天地发展变化的根源,术是法则、方法,数是对天地运动变化规律的认知和把握。这就是说,能够终其天年的得道高人,生命的阴阳运动节律一定与宇宙天地的运动变化规律相一致,使自己形体和心神的健全和充盈。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人对世界本原、构成以及运动变化根源的哲学总结,是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三才合一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概念最早见于殷周之际的《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认为世界就是在阴阳矛盾对立中产生和发展的。五行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仅把五行作为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而且对其形态、性质和作用进行了简要描述。
明代嘉靖进士万民英在其命理著作《三命通会》中,这样解释五行生成:五行是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元素,它们是变化无穷、高深莫测的,世界万物变化不能离开五行。五行的顺序,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这个排序取决于地支以及阴阳变化。水在北方子位,子属阳数第一,所以水列第一。水主于北,与冬季相应,水属阴,阴气漂游濡润,滋生万物。水从西东流,水流曲折,顺下而达。西是金的位置,所以水因金而生,水是一种自然之性(言润)。火在南方午位,午属阴数第二,所以火列第二。火与夏季相应,火焚烧万物又化生变化万物。火一般没有自己的正体,它的形体取决于木,古语说钻木取火,火因木而生,是一种自然气体(言化)。木在东方,东属阳,三是奇数,也属阳,木依次排在第三。木的位置在东方,与春季相应。木是由于阳气推动破土而出,也由于水的东流而滋润生长,所以木上发而覆下,是一种自然物质(言触)。金在西方,西属阴,四的偶数,也属阴,金依次排在第四位。金的位置与秋季相应。金由于阴气作用,由万物收敛凝聚而成,披沙拣金,因土而生。金生于土而别于土,是自然的造化和形态(言禁)。土的位置在西南又在中央,与长夏(阴历六月末)相应。土含吐万物,万物生于土又死于土,是万物之家。土生长在夏末,因火而生,可以胜水,又与水相克,这是自然的道理(言吐)。五行的排列是有逻辑道理的: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际,最先出现的是水,《黄帝内经》说,水是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正是由于水的集聚变化,才有了阴阳二气的运动,才有了火的出现,火是因为有水才出现的,所以排第二位。有了水火后,阴阳交合,万物生长,第三位木、第四位的金跟着产生了。水火木金的存在都需要土作为依托,所以土排第五位。
与阴阳五行说有密切联系的就是八卦说。所谓八卦,就是用八种符号代表八种物质,卦象为:乾(天)坤(地),离(火)坎(水),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八卦中的八种物质反映的是天与地、火与水、雷与风、山与泽的对立,也是阴与阳的对立,其中最根本的是天与地的对立,就是乾与坤的对立。按照八卦的理解,万物在阴阳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和变化,变化过程通过交感实现。所以,易经的所谓吉卦,一般是上下两卦具有交感性质。如泰卦,卦象符号是地在上天在下,实际上应该天在上地在下。天气属阳,地气属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象征着天和地的交感变化,所以是吉卦。相反的否卦象,符号代表天在上,符号代表地在下,天地本来的样子,没有上下交感易位的变化,不交感,事物发展就没有动力和前途,所以否卦就没有泰卦吉利。泰卦和否卦是对立面,一吉一凶,依据就是变和不变、交感和不交感。八卦通过宗教迷信的形式反映了朴素辩证法。《易经》对每卦每爻都作了原则性说明,变化发展也是八卦中的一个基本思想。认为事物开始阶段变化迹象不显著,继续发展下去变化就深刻剧烈,最后阶段变化超过它最适合的阶段,就带来相反结果。所以,《易经》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养生和书法之道都充满这样的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五行构成万物,人体出现病态,就是阴阳五行失衡。就人体阴阳而言,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部位来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就脏腑来说,脏属阴,包括肝、心、脾、肺、肾;腑属阳,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冬病发生在阴,夏病发生在阳,春病发生在阴,秋病发生在阳,要依据疾病各自所在部位治疗。背部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部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至阴为脾。因此,人与自然界、五脏与四时的阴阳变化是相应的。
肝应东方,开窍于目,精气内藏于肝,发病多在头部,筋部。五色属青,五味属酸,五行属木,五畜为鸡,五谷为麦,五季为春,五音为角,五气为臊,天体为岁星,五行生成数为八。
心应南方,开窍于舌,精气内藏于心,发病多在五脏,血脉。五色属赤,五味为苦,五行为火,五畜为羊,五谷为黍,五季为夏,五音为徵,五气为焦,天体为荧惑星,五行生成数为七。
脾应中央,开窍于口,精气内藏于脾,发病多在脊部,肌肉。五色为黄,五味为甘,五行为土,五畜为牛,五谷为稷,五季为长夏,五音为宫,五气为香,天体为土星,五行生成数为五。
肺应西方,开窍于鼻,精气内藏于肺,发病多在背部,皮毛。五色为白,五味为辛,五行为金,五畜为马,五谷为稻,五季为秋,五音为商,五味为腥,天体为金星,五行生成数为九。
肾应北方,开窍于前后二阴,精气内藏于肾,发病多在四肢、骨骼。五色为黑,五味为咸,五行为水,五畜为猪,五谷为豆,五音为羽,五气为腐,天体为水星,五行生成数为六。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这样讨论阴阳五行与疾病诊治:黄帝问:我听说古代圣人谈论人体形态,辨别内在脏腑,审察经脉分布,联系会通六合,各按其经络循行起止。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岐伯回答说:东方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可以生酸味,酸味可以养肝,肝血能够养筋,而筋又能养心。肝气与目相关联,在天为风气,在地为木气,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青,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病变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绪上为怒。大怒会伤肝,悲伤能够抑制愤怒;风气能伤肝,燥能够抑制风气;过食酸味会伤筋,辛味能够抑制酸味。
南方生热,热能生火,火能生苦味,苦味能滋养心气,心生血,血养脾。心气与舌相关联,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中为血脉,在五脏中为心,在五色中为红,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声中为笑,在人体病变中为忧,在七窍中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在情志中为喜。过喜会伤心,惊恐能够抑制喜悦;热气能伤心气,寒气能抑制热气;过食苦味会伤心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生湿,湿能生土,土能生甘味,甘味能养脾气,脾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强健能够充实肺气。脾气与口相关联,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气,在人体中为肌肉,在五脏中为脾,在五色中为黄,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声中为歌,在人体病变中为干呕,在七窍中为口,在五味中为甘,在情志中为思。思虑伤脾,怒气能够抑制思虑;湿气伤肌肉,风气能够抑制湿气;过食甘味会损伤肌肉,酸味能够抑制甘味。
西方生燥,燥能生金,金能生辛味,辛味能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滋生肾水。肺气与鼻相关联,在天为燥气,在地为金气,在人体中为皮毛,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声中为哭,在人体病变中为咳嗽,在七窍中为鼻,在五味中为辛,在情志中为忧。忧虑伤肺,喜能抑制忧;热伤皮毛,寒能够抑制热;过食辛味伤皮毛,苦味能够抑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味,咸味养肾气,肾气滋养骨髓,骨髓养肝。肾气与耳相关联,在天为寒气,在地为水汽,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音为,在人体病变为颤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中为恐。恐惧伤肾,思虑能够抑制恐惧;过食咸味伤血,甘味能够抑制咸味。
所以说,天地是(负载)万物之上下(空间)也;阴阳是(化生)血气之男女(生命之源)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生长变化)之能始(原始动力)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相辅相成,阳是阴的外卫,阴是阳的内基)。
古人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受到天地运行规则制约。天有对应五行的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的变通,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运行。地与天相通,有寒、暑、燥、湿、风的五候变化,然后产生五味,演变为五色,进而又出现五声。人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的不同情志。五行构成万物,人体出现病态,就是五行失衡。养生必须讲求天人和谐,效法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同天的五时、六气变化和地的五候、五味、五色、五声变化相适应。否则,超越五候、五味、五色、五声的节度,人就会生病甚至送命。古人强调人生于天地之间,生命活动要与大自然变化保持一致,日常生活小习惯要符合四季气候变化规律,顺应自然、天人相应。如果人体小天地违背了宇宙大天地的运行规律,就容易生病甚至短命。
方立行书作品:《黄帝内经· 素问卷·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34cm×68cm(神州杂志供图)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要效法和顺应天地阴阳。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的节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可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阳气清轻而升于天,阴气浊重而降于地。天地运动与静止的根源于阴阳一直在变化,由此决定万物的生长收藏、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只有通晓这些道理,才能上顺天候养护头颅,下顺地候养护双脚,中傍人事养护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喉下食管处,咽),风(木)气通于肝,雷(火)气通于心,(山)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像大河,肠胃像大海,九窍像水流灌注的地方。假如以天地阴阳比喻人体阴阳,那么人体的汗像天上降的雨,人体的气像地上刮的风。人的暴怒之气像雷霆,上逆之气像久晴无雨。所以,如果养生不效法天道,不用地理,灾害就会到来。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要重视男女阴阳调和。黄帝问岐伯:阴阳如何调理呢?岐伯回答:能知道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就是说,第一位的在房事中,要避免做损伤人体精气的七种情况,按照对人体精气有益的八种情况行房事。道家还有一种说法,上士各睡一床,中士各睡一被,吃百服药,不如单独睡卧。圣人为无为之事,顺应自然,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情,以恬静快乐为旨趣,在清虚环境中修身养性、追求幸福,所以能与天地同寿。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阴阳。古人把气象、物候和天象都看成天道,认为天与人之间,也和他物之间包括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一样,由于阴阳之气的作用,自然发生同类相感的关系。因此,人们行为后果不管正确与否,都会被看作是天对人的反映,这就是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吕氏春秋·十二纪》对一年12个月中人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都作了详尽规定,以避免人怨天怒。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一定的季节和天象、物候的关系,把它们作为依据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人的健康等一切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五味、五色、五声的自然法则办事,这就是得道。
宇宙大天地是怎样影响人体小天地的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认为,天地之间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的变通,寒、暑、燥、湿、风的五候变化,影响人体五脏的五气变化,形成喜、怒、悲、忧、恐不同的情志。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人与天之相应也。寒暑入侵,损伤形体;情志失调,损伤气体。大怒伤阴气,大喜伤阳气。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喜怒不节制,寒暑不依例,就会有伤害生命的危险。怎么样才可以形成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呢?总结古人的论述,大体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的生活观。《黄帝内经》提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体生理活动受自然影响而不断调整和适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要讲四季的宜忌。春季3月,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节,天地之间生气勃勃、万物繁荣。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散步、披散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神气勃发。否则,就会损伤肝脏,在夏季出现寒性病变。夏季3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时节,天气沉降、地气升腾,天地之气相互交融,植物开花结果。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宣泄气机,情绪怡悦、精神饱满,不要愤怒,使面容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秀美。否则,就会损伤心脏,秋天容易患上疾病。秋季3月,万物成熟,是平定收敛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肃,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情绪安宁,收敛神气,不急不躁,心气平和。否则,容易损伤肺脏,冬季发生飧泄病。冬季3月,生机潜伏、万物蛰藏,大地冻裂。应该早睡晚起,太阳出来从起床,保持阳气,避免出汗令阳气耗损,心中充实又不露声色,感到满足。否则,容易损伤肾脏,春天易发生瘘厥病。
《黄帝内经》还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能生万物,也能害万物。一年四季,温热寒凉,季季有风,风邪季季有,风邪春为主,春天要重视防止风邪伤人,尤其要注意防止春天里的“冬天”。支气管炎、肺炎、流行性感冒、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都是这个季节要特别预防的。盛夏防暑邪、长夏防湿邪。夏季昼长夜短、暑气逼人,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要很重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秋季防燥邪,早秋为温燥,晚秋为凉燥。秋季是以热转寒的过渡阶段,昼夜温差大,空气中水分含量小,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主,容易伤风感冒,重点预防伤寒、支气管哮喘、心脑血管疾病、肠道传染疾病等。冬季防寒邪,早睡晚起,多晒太阳,重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第二,天人合一的环境观。鸟儿择良木而栖,牛羊择水草而居,人类择福地而生。适应人类生活的环境,需要从地理、气候、人文等每个方面综合平衡,把天地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综合评价。要观察天空,注重太阳、月亮、宇宙星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观察地形地貌,注重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注重空气、水、土地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注重空气形成的空间、水形成的江河湖泊、土形成的山岗岭脉以及地球磁场和方位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般说来,依山傍水、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风和日丽、空气新鲜、海拔适中、温润适宜、水土无害、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地方,就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福地。古人讲风水,许多人都认为是迷信。实际上许多内容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居住环境要同自然环境和谐协调,有唯物主义的成分。但是,这些唯物主义的内容也往往通过迷信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人感到神秘莫测。
第三,天人合一的睡眠观。人生健康长寿,睡眠为大。在古人那里,睡眠不仅是享受,更是一种信仰和文化。古人认为,阳主昼,阴主夜。白昼阳气盛而阴气尽时,人们会醒觉;白昼尽而夜晚来临时则应睡觉。《黄帝内经》说: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睡眠是调节人体阴阳协调的必须环节,阴阳调和又是保证睡眠质量的重要条件。子(夜23时至凌晨1时)午(中午11时至13时)之时,阴阳交接,盛极而衰,人体内气血阴阳处于不平衡时段,需要静卧,避免气血受损。所以古人倡导子午觉。同时,睡觉应随季节改变而调整。春夏各三月,夜卧早起。春夏晚睡早起是为了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的特点,有利于肌体内阳气生长。秋三月,早卧早起,顺应了秋收的特点,早睡以利于收藏。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冬天要等太阳升起来再起床,顺应了冬藏的特点,要通过冬眠状态养精蓄锐。
第四,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周礼·礼仪》就对距今3000多年前的烹调经验进行了总结。《礼记·内则》提到,春天万物萌发,食物容易腐败,加上气候寒热多变,人的胃口也不好,菜里可适当多放酸醋,有防腐和醒胃的双重功效。夏天,人们出汗多、失水多,吃一点稍带苦味的东西,可以使胃肠舒适、口齿清爽。秋天,凉风习习、秋高气爽,需要补充能量稍高的甘辛食物。冬天,严寒袭来,高脂肪食物成为人类首选,同时适当加盐,盐和胃酸结合形成盐酸,有利于消化。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吕氏春秋说,食能以时,身心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谓之五藏之葆。所以,吃饭七分饱为宜。
中国传统食俗主张食物清淡,薄滋味。《黄帝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意思说,长期大鱼大肉,足以使人生大疔,就像拿着虚空的器皿接受东西一样容易。古人还认为,味道过于酸,肝气以侵,脾气乃绝;味道过于咸,大骨气劳、短饥,心气抑;味道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道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道过于辛,筋脉阻滞、精神乃央。在古人看来,厚味对于五脏六腑乃至精神一无是处,淡味是百味之首。
食俗中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先、五果为助,气味合而服以补精益气的说法。五谷为养就是以稻谷、麦、黍、稷、大豆等为基本主食;五畜为益就是适当摄取牛、羊、猪、马、鸡等荤食;五菜为先,就是多吃萝卜、白菜等蔬菜;五果为助,就是适当吃水果。先人还提出调和五味,要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反对偏食,使各种营养互为补充、调和。清代文人、诗人袁枚对烹饪很有研究,72岁著成《随园食单》,是一本汇集中国历代烹饪理论的学术专著。他对食物的配对原则是:凡一物烹成,必须辅佐。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对那些味道浓重的食物,如蟹、鳖、鱼等,最好是单独烹饪。武火煎炒,火弱则疲;文火煨煮,火猛则物枯。先用武火再改文火者,收汤之物,性急则皮焦而里面不熟也。
第五,天人合一的服饰观。就是服饰,古人也要求效法和贴近自然。《易经·系辞》下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遮上体者为衣,蔽者为裳。服饰定型之初,古人就从天地人合一的信仰中找到了色彩方面的依托。乾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模仿玄色;地为坤,是黄色,故下裳为黄色。天尊地卑,天上地下,天玄地黄。黄帝、尧、舜等圣人能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主要是取法天地、道法自然的缘故。宇宙间不只是天玄地黄,还有五光十色,因而与人们关系密切的物色在服饰中也反映出来,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但是,上衣下裳不便于骑马射箭,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赵武灵王大力推行胡服骑射,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衣下裳的习俗,对于中华民族服饰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古人关于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受到天地运行规则制约的认识,大体同现代医学关于人体生物钟理论相似,这本质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健康观念。中华民族先人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的天人合一大健康理论,是我们今天倡导大卫生、大健康必须发掘的智慧宝库。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人体生命运动和生理代谢与自然界变化息息相关。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圆月缺,都与生命规律有关。由五脏六腑运行形成的人体生物钟有相对固定的节律,顺应人体生物钟有规律地生活作息,人体生理代谢就正常和平稳,心理和生理就健康和谐。反之,生活无规律,作息无秩序,违背人体生物钟节律,就有损健康,甚至致病。这就是古人讲的: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适者有寿,仁者无敌。
《黄帝内经·生气通论》这样总结:黄帝说,自古以来,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始终相通,这是生命的根本。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无论是天下九州之地,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分三阴三阳。经常违背阴阳变化规律者,就会受到邪气伤害。适应阴阳变化规律是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人的情志精神就相应顺畅平和;顺应了这样的天气,人的阳气就能够巩固。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侵犯人体。所以,圣人能够通达阴阳变化规律,聚精会神,呼吸天地精气。如果违背阴阳变化法则,会使人体内部九窍不通,人体外部肌肉壅塞,卫气涣散而不能固守。这叫自伤,使自己的阳气受到削弱。
天人相应还强调四季、地理环境对疾病流行和人体的影响,要求医生必须在掌握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懂得天文、地理、人文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这既是业务问题,又是医德问题。《素问·著至教论》说: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黄帝内经》又提出,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这就是要求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灵活运用。知医善用,这是保持良好医德的知识基础。《灵柩·师传篇》还提出:“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就是说,好的医术要为民众服务,使老百姓不生病。可以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华医药的传统医德。
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是中华民族先人在几千年前认识宇宙世界的朴素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物质学说的基本框架,对于揭示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有一定意义,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其中还有许多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糟粕。所以,对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古代医学和养生之道,正确的方法是批判继承、鉴别吸收。
在中华民族先人看来,坚持大健康观念,关键是坚持个人健康管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这是获得健康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养生之道归根到底是一个自我管理的学问,是一个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学问。我的健康我做主,成年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首先是管理。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态、情绪,静心寡欲、乐观向上。要给自己划框框,立规矩,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把遵守国家法律、党的章程、单位制度等作为行为习惯,这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基础,是人际交往和共事相处的基础,也是平安健康快乐的基础。其次是规律。要按照养生要求,顺应天时地利人和,规律地生活。第三是智慧。要努力从书本中实践中积累养生知识和经验,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消化、研究和总结,融合为健康的智慧,成为保障自身健康体魄的宝贵财富。小病及时看,大病有主见,也属于健康智慧。第四是习惯。平和心态、合理膳食、按时作息、科学运动、良好,以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生活小习惯,使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养生就成为快乐和容易的事情。(作者授权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