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近十年来,大众积极投入健身热潮,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在这一背景下,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如何满足大众健身人群的需求,是亟待科技界与产业界回应的话题。在近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运动营养食品”成为关注热点。
大会期间举办的“全民健身背景下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与实践”专题论坛上,来自运动营养、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大众健身人群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与实践,国内外不同健身人群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各类营养素对运动营养食品的作用等方面的交流,为运动营养食品产业依托科技“找准新定位、塑造新优势、展现新作为”提供了思路。此次专题论坛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承办,荷兰皇家菲仕兰、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支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焦颖主持论坛报告环节。
深耕运动营养领域多年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厚增博士在专题报告中表示,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伴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成长。在近30年的发展中,运动营养食品产业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法规建设、技术创新、质量体系、供应链体系等方面逐渐完备。白厚增分析,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格局多元化。从目前来看,除了全球竞争者的不断涌入,中国食品、药品等不一样的行业的本土企业也纷纷入局运动营养市场,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带来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同时也要看到,后疫情时代,在全民健身运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在科技的加持下,运动营养食品产业也将转型升级。
高标准才能助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的有关标准逐渐完备,推动产业规范发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民营养行动中心主任刘爱东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的修订进展,重点针对标准实施与国内外管理情况,标准的主要变化等内容做了介绍。他表示,标准修订主要是基于运动人群逐步扩大,个性化营养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市场产品良莠不齐,要进一步规范;新原料的应用,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和证据一直更新,以及市场监管需要加强技术支撑等原因,以通过标准的修订提高运动人群营养支持能力和效果。
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十分严格,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布局、工艺流程、配方研究、生产的全部过程控制、产品稳定性、出厂检验等全产业链的所有的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评审。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尹淑涛以北京市场为例,对运动营养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生产许可审查区域标准进行了解读。他介绍,审查方案规范了运动营养食品生产活动,明确了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落地。除了北京,目前广东、黑龙江、河南等多个省市也陆续发布生产许可审查方案,企业增至50余家。
运动营养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尹淑涛谈到,作为“双奥之城”,北京亟须提升全市运动营养食品的质量安全,为运动员提供安全、营养、健康、专业的食品。在这一背景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运动营养食品企业》标准纳入《2021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三批)》,自2021年5月召开启动会,至2022年6月21日正式对外发布。该标准具有制度更全面、风险识别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生产的全部过程管理和控制更严格等特点。该标准的实施,有力保证了地方运动营养食品的质量安全。
近年来,路跑在全国多个城市兴起且愈来愈火。跑过马拉松的人大多有过这种经历——跑完之后肌肉会特别酸痛,且可能持续一周左右。这是怎么一回事,有没有解决方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营养工程中心主任邱俊强在题为《路跑后的肌肉酸痛成因及运动营养策略》报告中介绍,这样的一种情况在运动科学领域中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原因是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对此,除了采取一定的物理疗法外,还能够应用运动营养方案来解决。她介绍了几类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有关的营养剂。第一大类是蛋白类营养补剂,能大大的提升肌肉合成代谢能力。“假如没有充足的蛋白,恢复期就会受一定的影响。建议恢复期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第二类是维生素类营养补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提升肌肉功能。第三类是多酚类化合物,如花青素等,可起到抗氧化、抗炎的功能。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高温韧性与身体机能中心主任李家炜也同样认为,营养补充在马拉松运动中十分重要。他介绍,在马拉松运动中最为关键的营养补充是能量和水。在比赛当日,能量补充要注意的是要遵循日常训练过程中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方式。同时在赛前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以促进最大的糖源储备。此外,李家炜提醒,还要重视科学补水。过去的误区就是怕缺水,实际上补水也要注重科学,如果过度补水,反而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并影响运动能力。
中国田径协会运动健康专家智库秘书长王铁军表示,《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大众最常参与的运动项目是跑步,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以马拉松为代表的田径产业,带火服鞋装备、运动食品、运动康复等产业。尼尔森发布的《中国马拉松人群与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中国跑者平均支出已超越1.1万元,其中50%以上用于包括运动营养食品在内的运动所需上。从对“跑者”的调研能够准确的看出,目前其最主要的需求包括抗疲劳、关节养护、增强肌肉耐力及抗氧化等,蛋白供应是马拉松跑者主要的运动补剂需求。王铁军介绍,目前这一人群对什么是运动营养及运动营养品核心成分都不够了解,今后还需要加大对大众运动人群的运动营养知识的普及。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魏冰介绍了健身增肌运动与乳清蛋白营养策略。蛋白是构建成肌肉最主要的原料之一,蛋白质类产品是目前增肌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蛋白增肌的最大的作用是保持正氮平衡,抗肌肉分解,促合成。在营养策略上要关注两点,一方面,吃多少,健身人群的蛋白推荐摄入量为1.4—2.0克/公斤/天。另一方面,什么时间吃,训练后48小时内都是增肌窗口。魏冰指出,乳清蛋白是最接近人体肌肉必需氨基酸水平的优质蛋白,相较于其他蛋白,能轻松实现更高的肌肉蛋白合成率。魏冰分享了创新产品的应用。报告数据显示,女性在运动场的场景消费比例已超越男性。结合女性对雌激素、胶原蛋白的特别需求和蛋白的吸收情况,已有企业针对性开发出适合运动女性的乳清蛋白粉产品。她认为,健身增肌乳清蛋白市场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如对蛋白产品的体验痛点在于吞咽体验差,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体验感。
会议期间,还选出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第四届委员会。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中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0余年间,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已相伴19载,构建了科技界对运动营养食品产业最有效的支撑。
“健康中国”加速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为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悉,分会新一届委员会将在学术交流、科学技术创新、标准法规、科普宣传等方面发力,以期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为人民身体健康和美好生活,发挥科技界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