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厅

产品介绍: 11名院士献计肿瘤防治事业 第二届大湾区肿瘤防治学术大会举办

2024-04-10 山药粉

产品详细说明

  2024年3月29-31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大湾区肿瘤防治学术大会在珠海市举办。来自我国内地和港澳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知名医院的11位两院院士、60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作大会报告,围绕肿瘤流行病学、病因学、肿瘤转移、肿瘤代谢及肿瘤免疫等领域研究,以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医工交叉学科前沿展开探讨交流,广集众智、共谋良策,有力推动了肿瘤防治科学和技术发展及其转化应用,促进我国肿瘤防治水平稳步提升。300多位各省市肿瘤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肿瘤相关领域青年骨干和学生代表出席盛会。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玲萍、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徐瑞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林天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高钰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林东昕院士表示,“这次学术大会是一场思想碰撞、理念交融的学术盛宴。我们期待各位专家一同探讨恶性肿瘤防治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建立更为紧密的多学科合作和协作,一同推动我国肿瘤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取得新成果”。

  王玲萍副秘书长表示,本次会议是以国家战略任务为己任,积极做出响应和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郑跃副校长介绍了中山大学尤其是医科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格局,也对学校医科发展表达了更高的期许。

  徐瑞华理事长指出,目前国家在肿瘤防、诊、治上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期待大家能共同努力继续推进肿瘤学领域的发展。

  林天歆院长介绍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规模与未来发展目标,期待能够有更多的合作交流,共同促进肿瘤领域取得新进展。

  高钰琪副理事长表示,“此次大会是一场多单位跨学科的大规模学术活动,不仅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交流平台,更是充足表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发展的时代要求。”

  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单细胞科技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科室副主任、研究员贝锦新主持。

  此次大会通过4个分论坛,采用“专家报告+点评问答”的方式来进行,参加会议的专家们围绕肿瘤诊疗新策略、肿瘤发生与演进、肿瘤代谢、肿瘤微生物和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展开了一次学术理念、研究经验、前沿技术的思想碰撞。各分论坛由中山大学贝锦新、潘景轩、郑健和丁培荣四位教授分别担任论坛执行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教授聚焦肺癌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中国人群和欧美人群中分别鉴定了数十个常见和罕见遗传易感区域,并揭示了遗传基础的种族差异,为指导肺癌预防和个体化筛查提供重要的依据,为大会的精彩开幕增添了浓墨精彩的一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教授,聚焦视网膜母细胞瘤防诊治研究,揭示了其起源及发生发展机制,建立了早期检测的新方法,开展了创新治疗方法的探索,并针对目前临床面临的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转化研究,推动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精准治疗迈向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以“聚焦重点,研究热点,解决难点,占领制高点”为主题,在会议上系统介绍了我国目前消化道癌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难点问题。他期待临床和科研能更紧密结合,通过提早筛查,及时诊疗,降低消化系统肿瘤在中国的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期实现全方位早筛、早诊、早治!

  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作《聚焦重点,研究热点,解决难点,占领制高点》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教授,以“早期胚胎发育中细胞命运转化与体细胞重编程”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全面探讨了表观遗传修饰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重塑和调控机制,并解析了该过程在体细胞核移植命运转变期间的具体作用,提高了与会人员对植入前发育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机制的理解,对再生医学和生殖医学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高绍荣院士作《早期胚胎发育中细胞命运转化与体细胞重编程》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教授,主要聚焦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研究,通过对腺病毒载体进行深度改造,降低其免疫原性,使其逃避免疫攻击和肿瘤噬性,解决了病毒载体应用局限性。同时,他还分享了利用改造腺病毒在治疗HPV感染宫颈癌取得的重大突破,深入探讨了基因治疗的广阔应用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聚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在国际上创建了被称为“北京方案”的非体外去T细胞单倍型相合(半相合)骨髓移植疗法,成功突破了白血病骨髓移植供体不足的世界性难题,让全世界20余类、70余种血液病的患者拥有了重获新生的机会,成为全世界一半以上单倍体骨髓移植患者的首选方案,为世界医学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聚焦于公共卫生学研究,介绍了燃料种类以及通风条件对多种重大疾病死亡的影响,揭示采用固体燃料进行烹饪会明显提升居民患上严重的心肺系统疾病和种种原因导致的过早死亡的风险,并发现有效的室内通风对于减少无论是固体燃料还是清洁燃料烹饪时所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引起的多种疾病死亡具有关键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张泽民教授,聚焦于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介绍了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新辅助免疫治疗的肺癌异质性进行了全面解析,并根据不同的微环境细胞类型组成进行疾病微环境分型,提出破坏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屏障可以将冷肿瘤变为热肿瘤的思路,给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聚焦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发,系统介绍了溶瘤病毒疗法的原理及临床研究进展,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溶瘤病毒YST-OVH、XMU-CVB1和XMU-RPV等,安全性高、治疗谱广,并具有多重抗肿瘤机制。同时,溶瘤病毒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治疗展现出显著增效,也为开发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聚焦肠道微生态和消化道肿瘤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胃肠道肿瘤不同时期菌群变化规律,挖掘了新的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并明确了其分子机制。此外,提出了益生菌对结肠癌的防治作用,并深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为消化道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郑州大学医学院董子钢教授提出了“肿瘤病因之1+X学说”,揭示了各类肿瘤的发病机理。同时,从癌症精准预防角度提出“预防性治疗”理论,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及早化学预防,利用内镜技术对癌前病变进行微创手术预防,利用空间转录组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发现肿瘤早期干预新靶点,为肿瘤精准预防提出了新策略和新理论。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教授聚焦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研究,从糖代谢和脂代谢方面出发,揭示了相关代谢酶在肿瘤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为阐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深入见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程涛教授聚焦血液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工作,提出了“血液生态”的概念,重点揭示了造血干细胞(HSPCs)与其生长环境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利用了多组学数据做多元化的分析,细化了HSPCs的功能分类,明确了HSPCs在不同阶段下的发育路径和生物学作用。另一方面,探究了疾病状况下HSPCs的再生规律和调控模式,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提供了深入见解。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曾木圣教授聚焦EB病毒中和抗体和相关疫苗开发,从探究EB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出发,筛选出关键糖蛋白作为了EB病毒理想疫苗靶标,进而利用多种技术设计纳米颗粒蛋白疫苗、mRNA疫苗等多种有效的EB病毒疫苗,对未来临床上治疗EB病毒相关疾病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曾木圣教授作《EB病毒疫苗与全人源中和抗体》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王平教授聚焦肿瘤微环境基础与转化研究,围绕小分子营养代谢物如何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命运的相关机制,重点介绍团队最新发现的远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产生的中间甾醇7-脱氢胆固醇(7-DHC)是一种新的铁死亡内源抑制因子,并鉴定远端胆固醇合成通路可作为治疗肿瘤及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新靶点,为通过调节营养饮食达到治疗肿瘤目的提供新见解、新策略。

  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教授聚焦于恶性肿瘤和重症病毒感染的前沿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介绍了肺癌转移的相关研究工作,发现肺癌转移相关标志物如CCT6A、SMAD7基因甲基化(ctDNA)、BMAF1等,揭示了肺癌器官选择性转移的新机制,并提出血清学检测上述指标有望成为预测肺癌转移的新靶标。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徐洋教授聚焦肿瘤免疫学研究,系统介绍了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一方面,通过靶向肿瘤代谢打破免疫抑制微环境,如调控糖代谢重编程的RNA解旋酶可作为激活肿瘤免疫的新靶点;另一方面,通过基因编辑树突状细胞也可逆转实体瘤免疫抑制微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郑俊克教授以血液稳态和肿瘤代谢调控为主题,揭示了骨髓微环境调控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和疾病状态下的白血病干细胞干性的新组分,阐明了上述干细胞干性维持的代谢调控新规律,提供了多个基于代谢/免疫分子的白血病治疗的理想靶点和潜在策略。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芝华教授专注于食管癌基础与转化研究,从食管癌发生及免疫治疗响应在临床上存在的性别差异现象出发,明确了G2/M细胞周期的调控是影响食管癌PD-1单抗在免疫疗效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的主要通路,深入解析了食管癌发病和治疗方面“男女有别”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芝华教授作《食管癌发生及免疫治疗反应的性别差异》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李斌教授,聚焦调节性T细胞功能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系统介绍了团队对于FOXP3+ Treg细胞的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Treg细胞的三大关键科学问题:“可塑性”、“不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并重点介绍了Treg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的“阻尼器”,揭示了其维持免疫动态平衡的关键作用,并从改造Treg细胞出发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拓展提供了重要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斌教授作《FOXP3+调节性T细胞与抗肿瘤免疫疗法》主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胡颖教授以氧化应激与细胞死亡为主题,详细的介绍了一种非经典的GSH依赖的、硒非依赖性的铁死亡保护机制,并明确了GSTP1在此场景下发挥双酶活性的生化机制,发现了其在铁死亡早期受到抑制的主要分子机制,丰富了对铁死亡调控网络的认知,为杀伤肿瘤细胞提供了新靶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致力于胰腺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和临床基础转化研究,从胰腺癌外科治疗方面出发,介绍了肿瘤外科治疗从“手术根治”到“个体化手术”的理念转变,揭示了当前胰腺癌患者分子分型难的痛点;重点介绍了其团队所构建的全链条胰腺癌精准治疗体系,基于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的相互辅证,为胰腺癌诊治的拓展提供全新的思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作《胰腺肿瘤外科:拥抱精准,走向卓越》主题报告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大千教授聚焦于细胞代谢,分别从脂质、能量、合成和分解四个代谢角度全面阐释代谢分子网络的调控对肿瘤发生和细胞稳态的影响,着重关注了代谢酶的非经典功能在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业界对肿瘤代谢的认知。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大千教授作《肿瘤代谢分子网络的时空调控和功能重塑》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药学院刘文教授着重阐述了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并针对蛋白去甲基化酶在癌症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出对应的靶向干预措施,为临床开拓新的肿瘤诊治方法提供了创新的理论支持。

  厦门大学刘文教授作《蛋白甲基化修饰在癌症中的功能、分子机制和靶向干预研究》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木炎教授聚焦消化系统肿瘤、淋巴瘤病理诊断和DNA修复研究,一方面介绍了DNA修复稳态方面的鉴别和靶向治疗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使用病理人工智能模型建立了高效快速的病理图像标注新方法,使得人工智能有望应用于癌症分子亚型的筛查,对提高癌症亚型检出率、促进癌症精准化诊疗、降低医疗费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徐瑞华教授聚焦消化系肿瘤综合防治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阐述面对免疫治疗在胃肠道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和治疗困局,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和宿主宏环境坏因三方面提出问题,逐个突破,通过筛选高免疫原性亚型,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新方案以及饮食增敏免疫治疗等方法,提高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免疫治疗的疗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作《如何破解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差的难题》主题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钦伦秀教授长期致力于肝癌临床工作与转移复发的机理及防治研究,系统介绍了其团队通过寻找干预新靶点,平衡炎症免疫抗转移,逆转耐药与抗转移小分子的研发,靶向代谢等方面抵抗肝癌的转移,为改善肝癌的转移复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宁教授介绍了肝癌诊疗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异质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肝癌在组织和单细胞基因组层面的基因组异质性规律,解析了肝癌的免疫微环境特征,并提出了针对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治疗方法。此外,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到可指导临床用药的分子分型,并提出了联合用药治疗肝癌的创新方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教授作《见微知著之肝癌精准诊疗》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聚焦于肠癌的精准治疗,通过建立ctDNA精准预测体系,创建了肠癌早诊及疗效预测新方法,并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应答个体差异的临床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靶免三药治疗的原创新方案,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应答状态,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pMMR/MS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孙朝阳教授聚焦妇科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治临床和转化研究,针对卵巢癌不一样的病理和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揭示了PARP抑制剂对于不一样的卵巢癌产生不同治疗反应的具体机制,并针对扩大PARP抑制剂受益人群、逆转PARP抑制剂耐药、减少其毒副作用、以及其他卵巢癌治疗药物WEE1抑制剂、BRD4抑制剂、α-PD-L-1的靶向药物等方向做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阐明了多种卵巢癌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为逆转卵巢癌耐药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孙朝阳教授作《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治研究》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医学院袁健教授长期致力于DNA损伤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研究,分享了其团队发现SLFN5介导53BP1三维高阶结构,提出SLFN5的染色质动力学塑造了高阶DNA修复拓扑结构的调控模型;此外,还介绍了MRE11乳酸化修饰介导代谢调控同源重组修复,导致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作用,为肿瘤代谢与DNA损伤修复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王红霞教授主攻乳腺癌的精准诊治与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尤其聚焦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异质性与肿瘤转移研究。报告中指出,一方面乳腺癌中存在TSPAN8+ myCAFs展现出衰老表型,CAFs通过SIRT6-MYC的代谢编程作用建立起肿瘤化疗抵抗生态环境的分子机制,自主研发的靶向TSPAN8抗体具备比较好的治疗乳腺癌效果;另一方面,发现胰腺癌中存在一群myCAFs细胞,通过与M2样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为乳腺癌治疗抵抗与胰腺癌复发转移的精准治疗及转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颖斌教授长期从事胆胰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临床的角度提出了胆道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等现存的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具体建议,揭示了胆道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及与响应免疫治疗的分子机制;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和筛选,并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结果开发靶向药物,开展临床试验,为胆道肿瘤的精准诊治提供了重要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颖斌教授作《胆道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题报告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韩英教授聚焦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提出了PSC相关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方法,也制定了“PSC患者应密切监测消化道肿瘤”的预防策略,为PSC并发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及脑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从胶质瘤的分子演化过程为起点,发现不同阶段的胶质瘤具备不同的分子特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影像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增强了胶质瘤手术速度和精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新型材料颅内给药系统、IDH抑制剂、DC疫苗、溶瘤病毒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并针对胶质瘤分子演化的不同阶段,提出了“阶梯式”治疗的策略,对改善胶质瘤的治疗抵抗、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作《胶质瘤分子演进特征驱动“阶梯式” 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陈磊教授长期从事肝癌演进和耐药机制研究,这本次报告中以肝癌为研究对象,整合了来自中国不一样的地区的肝细胞癌患者样本,揭示了肝细胞癌全基因组变异景观,并发现中国肝细胞癌人群在不同地域具有明显不同的突变特征,鉴定出大量新的肝癌潜在驱动事件,为系统理解中国人群肝细胞癌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陈磊教授作《中国人群肝癌基因组变异与演进研究》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嵩教授以线粒体融合与T细胞肿瘤免疫为主题,介绍了线粒体融合的机制探索,进一步着眼于线粒体融合通过调解细胞代谢,影响T细胞功能的多项工作成果,阐明线粒体融合可提升T细胞活性,抑制肿瘤增殖,有望成为提升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有效策略。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鼻咽癌防治中心科主任游瑞副教授长期专注于鼻咽癌的放化疗、手术等多学科诊疗工作。他以“鼻咽癌复发的分子机制及其精准治疗”为主题,聚焦鼻咽癌的重点难点临床问题,详细的介绍了在复发鼻咽癌临床-基础-转化研究的全链条研究策略,包括鼻咽癌微创外科、精准超分割放疗、全身治疗方面的创新成果,为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指南更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游瑞副教授作《鼻咽癌复发的分子机制及其精准诊疗》主题报告

  此外,本次大会还邀请到多位权威医学专家担任会议主持、点评和讨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刘超教授,北京大学寿成超、张志谦教授,中南大学曹亚、周文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胡志斌、马红霞、周翊峰、靳光付教授,中山大学贾卫华、朱孝峰、蔡清清、郑利民、康铁邦、匡铭、苏培强、黄蓬、庄诗美、谢丹、陈明远、蔡修宇、邝栋明、骆卉妍教授,武汉大学卿国良、缪小平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杨明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聂勇战教授,四川大学周圣涛教授,复旦大学余科达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陈勇彬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杨庆凯、汪洋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平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朴浩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王桂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李博教授,清华大学胡泽平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翔宇教授。

  大会主席林东昕院士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此次大会通过各位与会知名专家、青年学者和学生的热情参加、深入交流与研讨,为肿瘤学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对肿瘤防治事业的高水平发展起及其重要的作用。期待携手与会同道们,以本次大会为基础,响应国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持续开展“大湾区肿瘤防治学术大会”系列活动,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品牌平台,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推动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为人民生命健康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本次学术大会由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单细胞科技分会、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淋巴瘤分会、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及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等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