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把阴阳五行引入中医理论,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确诊、防治、摄生等每个方面,以为人体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藏于内,保持人体机能活动的耗费,机能活动露于体表即为阳气,用以护卫生命物质的存在。假如阴阳平衡遭到损坏,则产生病理。据此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根本思维。这一思维经过开展,东汉末年张仲景进一步提出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准则,确立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临床上常用的八种医治办法。中医药学和摄生学的辨证论治准则包含治分标本、治有同异、寒热治则、真假治则、气血治则、阴阳治则等。
正治反治准则。正治法或称逆治法,是最常用的治法。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均为正治法。如风寒外束用辛辣宣布、温热犯肺用辛凉宜透。反治法或从治法,是特别状况下选用的办法,即依从疾病的症象而治的规律,透过患者症状所体现的寒热真假假象,捉住病症本质医治。比方,寒因寒用(以寒治寒)、热因热用(以热解热)、塞因塞用(以补开塞)、通因通用(以下剂治泻痢),均为反治法。如外热内寒用四逆汤(热因热用)。
标本缓急准则。标本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和病况轻重缓急。一般以为,标是疾病体现于临床的现象和所呈现的证候;本是疾病产生是病机即疾病本质。包含正与邪、病因与症状、旧病与新病、标本与缓急等。从人体与病邪的联系看,人体为本,疾病或病邪为标。人是否抱病,抱病的轻重,康复的才能,药物和医治的效果,都要视不同人体而定,并且经过不同人体产生效果,是某个具体人体的正气与邪气奋斗的成果。假如不管患者具体状况而盲目驱邪,有或许邪气去而元气伤,或许病未去而正气衰。从病因与症状联系看,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旧病与新病联系看,旧病是本,新病是标。比方,缓慢支气管炎患者患伤风,伤风是标。从标本与缓急的联系看,一般说看病必求治本,但不少状况下或许是标急于本,需求依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准则医治,或许标本兼治,或许标急治标、本急治本。
治有同异准则。包含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病选用不一样的办法医治。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强弱不同,性别、年纪、生活环境不同,乃至节气不同,相同一种病,治法都会有所不同。异病同治便是对多种疾病采纳同一办法医治。
阴阳治则。人体病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阴阳不调,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因而,施治时要先别阴阳,然后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还有一种观念以为,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有错;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有错;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有错;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有错;皮肤、毛发问题,治肺没有错。当然,这些医治准则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状况具体分析。
阴阳辨证最为杂乱,八纲中的里、寒、虚三纲归于阴,表、热、实三纲归于阳;人体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等;人体有形物质为阴,气化功能为阳,阳亢伤阴,阴损亡阳;从脏腑气血看,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等;从邪气视点看,寒、燥、湿为阴,风、暑、火为阳;阳胜伤阴,阴胜伤阳。古人说,阴阳相互为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肾阴润泽各脏,肾阳和煦各脏。肾阴阳的联系反映了人的全体阴阳联系,即真阴真阳的联系。所以,医治阴虚或许阳虚时,都要治阳顾阴、治阴顾阳。阳证阴证能够互相转化,阳证转为阴证,标明病况恶化,阴证转为阳证,标明病况好转。
表里治则。表里是指病变地点部位和病况深浅而言。但凡外感症,病变部位在于体表者,为表证。外邪未解、深化脏腑时便为里证。因七情、饮食、劳倦、酒色所伤,病自内发,脏腑先伤,也为里证。表证一般特征是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等。要留意是否有表里同病患者兼有其他之证,如表里具寒具热、表里具虚具实、或许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或许表实里虚等。
寒热治则。首要区分疾病性质,凡由寒邪引起或许因肌体机能阑珊引起的症状为寒症;凡由热邪引起或许因机能亢盛等病因引起的症状为热证。要留意区分寒热部位,在表、在里、在上、鄙人、在脏、在腑、在气、在血;留意寒热随同真假的不一样的状况,如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下具热、表里具寒、虚寒、虚热、实热、实寒等。寒热治则又讲药性的共性和特性。中药的药性指寒、热、温、凉,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本质是寒与热的相对双面。是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其次,寒热同用,如溃疡病既有胃寒又有肝热的症状,常以干姜和黄连同用。再次,药性与药用结合,即药物入什么脏或许什么经、治什么症或许什么病。
真假治则。首要判别病邪的盛衰和人体抗病才能强弱。全部疾病的产生开展进程,都是正气与邪气奋斗的进程。未发病前,是正气盛而邪气未侵入。发病了,便是正气虚而邪气侵入。医治进程,便是培养和扶持正气打败邪气,便是去邪扶正或许扶正去邪,改动邪正两边力量对比,使疾病向有利于人体的方向转化。古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旺盛的实证体现,有表实如怕冷、发热而无汗;有里实如高热、烦躁、神昏而大便燥结等。在处理真假与标本缓急的联系上,一般是久病用补、急病用攻,一起结合标本与缓急联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真假的根本治则。真假互见,就需求攻补兼施。
气血治则。中医脏象学以为,气血是构成肌体的根本物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气者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和则安,气乱则病,气散则死。行医不识气,看病无根据。血为气之母。这些联系体现在生理病理以及确诊、医治、防备等各个方面。
表里、寒热、真假、阴阳八纲辨证,是我国医学的临床医治准则,今后又有医家加上气血,为十纲辨证。表里是指证候体现部位的深浅。表证指热性病初起,症状体现于体表,有怕冷发热、头疼鼻塞、身痛脉浮、舌苔薄白等症状,其间以怕冷发热为表证的特征。寒热是指病证的两种不同性质,是医治时用热药或许寒药的根据。真假是指人体正气与邪病作奋斗进程中,病邪的盛衰与抗病力强弱。虚证一般指正气缺乏,实证一般指邪气有余。阴阳是八纲的总纲,表、实、热归于阳证领域,里、虚、寒归于阴证领域,表证属阳,里证属阴。可是,事物阴阳特点是相对的,不是肯定的,并且是改变的。
有一个相似的故事,假如短少全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至少简单片面医治,导致难以处理的成果。2019年3月17日在微信圈看到来自《天边论坛》一篇题为《逝世之后才知道首恶是谁》的文章,说是以色列的一篇寓言故事,道呈现代人看病的困惑。
故事情节大体如下:一个男人在楼梯间,忽然感到左耳刺痒。妻子必定要他去看医师,避免延误医治形成重疾。
医师具体查看他的耳朵,花了半个小时,给他开了6粒青霉素片,要他立刻铲除左耳的积垢。两天后,痒痒没有了,腹部起了红斑,奇痒无比。他立刻找皮肤专家确诊,专家要他不需求过多的忧虑,是青霉素过敏,服用12粒金霉素药丸,几天后就会全部正常。成果,腹部斑驳没有了,膝盖呈现浮肿,还伴有高烧。他又去找资深大夫,资深大夫安慰他说,这种症状往往同金霉素效果相关。给他32粒土霉素药片。奇观产生了,高烧不见了,膝盖浮肿消失了。可是,他的肾脏呈现丧命痛苦。一批专家被请到他床边,说痛苦是服用土霉素的成果。让女护士给他打了好几针金霉素,将他体内的细菌通通消除光了。在他体内一个活着的细菌都不存在的一起,他的肌肉和神经也遭受了细菌相同的命运。医师说,只要大剂量氯霉素才能救他的小命。所以,他服下许多氯霉素……
几天后,他的亲朋好友都参与他的悼念会了,法师在悼文中还赞扬他同疾病反抗的业绩。到了阴间,他无意知道,开始的左耳痒痒,是一只蚊子吸食引起的。他总算知道,医师用药看病,一般只治好他担任的这个缺点,至于伤害了别的的器官,他是不担任的。所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断用药,最终会形成全身坏死,不可思议地上天堂签到。
这个故事讲确诊的全体观很重要。从部分看,假如确诊是精确的,用药也是对症的,但全体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成果是部分病痛治好了,全体健康搞坏了,最终走向逝世。西医的确诊和医治办法同中医的全体准则、辨证施治有很大的差异。中西医结合的方向是对的,并且是大有作为的,并没有过期。跟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医疗科学技术的开展,把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根本确诊办法同现代高科技结合起来,引入西医定性又定量的医治办法,服务于人类健康工作,应该是一个大方向。但是,现在既懂中医又懂西医还懂科学技术的我们太少,中西医在基础理论、根本办法、确诊和医治系统等方面的交融困难重重,难题许多,需求立异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