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医药学体现了医学和人文的结合,是人与自然、形体与精神意识和谐统一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和实践论。
◆预防为先,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关口前移”,我们有中医药这个瑰宝。中医药强调“治未病”,并因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而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从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到中医在新冠肺炎防控中所彰显的独特优势,再到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们频频点赞的针灸按摩,中医药以实效让众多世人“路转粉”。中医药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汇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格外的重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进行系统部署。如何理解中医药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唐红: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指出,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医药学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习曾多次运用中医理念和术语来阐释治国理政的思想观点。比如,“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改革也要辨证诊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等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体现了医学和人文的结合,是人与自然、形体与精神意识的和谐统一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在揭示人的生命规律和健康之道的同时,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和实践论。比如“天人合一”,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辨证论治”,体现了立象尽意的思维方法;“大医精诚”,体现了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等等。
可以说,一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有着共同的精神密码。我们中医药的文化价值远大于医疗价值,覆盖人群也远大于患病人群。领悟了中医药文化,也就摸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之所在。
文汇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在您看来,发展中医药对健康中国建设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唐红:中医药千百年来护佑着生民安康。即便在医疗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非典、新冠肺炎等突发疫情面前,中医药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泱泱大国全民健康的重要路径。
预防为先,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关口前移”,我们有中医药这个瑰宝。中医药强调“治未病”,这是一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养生保健过程,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中医能在早期有效地对已发生或有几率发生的疾病进行干预,使形体和精神得到共同调养,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换句话说,通过倡导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理念,可以帮助人们防止人体从亚健康向疾病转变,将慢性病控制在发病前,将感染疾病控制在感染前,以此来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
中医药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还因其具有“简、便、验、廉”(诊断方式简单,治疗、用药较为方便,治疗有效,治疗费用相对低廉)的特点,小病在家调理,大病才进医院,及时把个人健康维护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最终非常大程度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此外,对一些重大疾病如肿瘤等,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建设健康中国,一定要把中医药这块千年瑰宝发扬光大,守正创新、传承发展。
文汇报:近日出台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9项主要任务,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是其中之一。目前上海户籍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为老年人,中医药如何更好适应老龄社会的健康需求?
唐红: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总体上看:体质下降,免疫能力差;患病率高;疾病谱特殊,以慢性病为主;疾病需要长期治疗。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医疗服务需求的特殊性,即需要调理为主,而这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而且中医医疗机构已经融入社区,就诊方便。可见,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缓解老龄社会压力的一剂良方。
上海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大学、中医院、研究机构,拥有童涵春、蔡同德堂、群力草药店等中华老字号。另一方面,上海老年人生活条件较好,对生活和健康有较高的追求,有较好的健康理念,平时注意身体的调养,比如许多人都有吃膏方的习惯。近年来,随人民城市建设的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老百姓的中医药获得感明显提升了。去年上海公布了20项社区中医特色诊疗品牌,从推拿针灸,到药剂贴敷,这些涵盖百姓常见病、多发病的社区中医药服务,让慢慢的变多市民包括老年人不用去大医院“轧闹猛”,在“15分钟生活圈”就能享受到“中医绝活”。
更好适应老龄社会的健康需求,加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我认为还可以从三方面着力。一是鼓励中医医师热情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中医药服务,同时注重整体调护,有利于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二是通过中医药养生和治未病知识宣传,提高老年人预防疾病、自身养生能力;三是推动建设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中医药特色服务。
文汇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习强调,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关于中医人才教育培训,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唐红: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提高中医药教学的整体水平。在大学教育期间,要注重学生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强中医经典理论的应用,除了专业课以外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十分关键。“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人命至重,有责千金”(孙思邈),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这是中医人文素养的根本点。
其次,注重师承教育。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和师承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能够最终靠师承班、名中医工作室的形式开展中医师承教育,通过师承教育培养一批批专业方面技术过硬的中医人才。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讲,曾师从著名内分泌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许曼音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以平和徐蓉娟教授。我的老师既是“中医”也是“西医”。融会贯通的中西医知识储备,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最后,需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中西医结合并不是“中医+西医”的简单拼合,“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我们应该国医大师,需要大量临床中医人,也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中医药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因此,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特色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规范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健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等多个层面来谋划和开展工作。
文汇报: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行业已屡见不鲜。科技如何赋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唐红:中医药行业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策略规划纲要2016-2030》就提出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全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模式在上海得到大力推广。上海首张中草药互联网线上处方正是由龙华医院开出的。当然,中医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目前线上多为复诊患者,因为医生对其状况较为熟悉,处方用药更为精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慢慢的变多的智能化设备、器械应用到基础理论研究、诊疗等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技术,使得中草药材质量控制、中草药材种植环境保护及中草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标准有了保障;还可研制生产用于正骨、推拿、按摩、理疗、针灸等方面的设备、器械,以推广优质中医技术。而且,诊疗、开方、抓药、制药等一系列的操作亦可实现全程全智能无人操作。
中医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结合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也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众所周知,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大数据技术可助力实现名老中医诊疗医案数据化,对病名、病因、病位、证型、方药等实施标准规范化保存和处理分析,建立名老中医传承病案数据库。人工智能化还可借助于智能感知、互联网、云存储等新技术,将中医知识、经验转化为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中医药知识库。
文汇报:百余年前,西医传入中国,曾引发中西医科学之争、中医存废之争。而今,在北京冬奥会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跟着AI大屏打太极拳,抽取中医药盲盒礼物,看人体经络穴位三维演示……中医之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您认为如何进一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更好地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唐红:近年来,从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到中医在新冠肺炎防控中所彰显的独特优势,再到北京冬奥会期间各国运动员们频频点赞的针灸按摩,中医药以实效让众多世人“路转粉”,中医药文化热度飙升。中医药故事也成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加快中医药融入国际医学体系的步伐,可以着重从三方面考虑。一是以文化为媒介,加速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加强与中医药国际推广机构合作,让国外民众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理论和技术优势。充分的发挥社会组织、团体、海外华人华侨力量,开展中医药文化展览、义诊、健康讲座和科普宣教活动,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度。还可通过专家讲座、同行交流、中医医院和中药基地参观等形式,逐步提升对中医药理论与保健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同。在此次北京冬奥会当中也有中医医师的身影,中医药在治疗运动损伤方面得到了世界各国运动员的认可,这就是一次让世界了解中医的机会。二是以医药为体,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集中药种植、中药加工、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为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三是以贸易为径,畅通中医药对外贸易渠道。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各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交流合作,热情参加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产业海外发展的国际环境,只有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医药才能更规范的在国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