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所调“健康”,不单单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情况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历代养生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是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
调神之法概括起来有:清静养神、立志养德、开朗乐观、调畅情志、心理平衡等方面。
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此处之“清静”是指思想清静,即心神之静。我们提倡的思想清静主要是思想专一,排除杂念,要思想安定,专心致志地从事各项工作、学习。
调神摄生,首在静养。养生家认为静养之要在于养心,道、儒、佛、医都有此主张。“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炼心,要皆参修心学一事”。凡事皆有根本,养心养神乃养生之根本。
《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养生防病思想。“恬淡虚无”之要旨是保持静养,思想清静、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散失,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健康。
1、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因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
2、养心敛思。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要想取得保养心神之良效,一定要具有心地光明磊落,志有所专的品德。
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调摄,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养生,首先要立志,所谓立志,就是要有为全人类服务的伟大志向,树立起生活的信念,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也就是说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这是每个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理想和信念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有了正确的志向,才会真正促使他们积极探索生命的价值,寻找生活的真谛,追求知识,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理想和信念又是老年人的延长生命活力的“增寿剂”,不畏老是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产生不畏老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就是晚年的理想和追求。
古人把道德修养作为养生一项重要内容。儒家创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论。他认为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才能心旷神怡,体内安详舒泰得以高寿。
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的进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养德可以养气,养神,使“形与神俱”,健康长寿。
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人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上。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健康状态。性格虽然与人的基因和遗传因素直接相关,但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是能改变的。
培养良好性格的根本原则是,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通过个人美好的行为,塑造开朗的性格。首先要认识到不良性格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看问题、处理问题要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大度处事。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丰富生活内容,陶冶性情。
情绪乐观既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精神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
要想永保乐观的情绪,首先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因为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是紧密关联的。心胸宽广,精神才能愉快。其次,对于名利和享受,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做才能够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再次,培养幽默风趣感,幽默使人养成无忧无虑,开朗乐观的性格。
当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竞争。长期处在高节奏的竞争环境中,易产生焦虑、心力疲劳、神经质等心理现象。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竞争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顽强的毅力,毅力是一种持久坚强的意志,它是精神健康的有力保证。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心地坦然的迎接新的挑战。
在竞争社会冢,有些人在竞争失败后,可产生自卑感,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兴趣和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来不曾有过全能的“天才”。不必为一时一事的失利而苦恼,丧失信心。
竞争的社会更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状态会降低人体生理功能而导致身心疾病。消除嫉妒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培养正确的拼搏精神,即树立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有勇气超过别人的正确观念。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现,而且各种情志活动都有抒发自己感情起着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因为愤怒、悲伤、忧思、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压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对健康有害,甚至会引起疾病。
所以当情志过激时,应及时通过主动的控制和调节,避免不良情绪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情志的调节可分为节制法、疏泄法和转移法等。
所调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重视精神修养,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感情才能维护心理的协调平衡。
“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怒不仅伤肝脏,怒气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
制怒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怒。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虽遇可怒之事,但想一想其不良后果,可理智地控制自己过极情绪,使情绪反映“发之于情”,“止之于理”。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怒。在自己的床头或案头写上“制怒”、“息怒”、“遇事戒怒”等警言,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随时提醒自己可收到良好效果。再次。怒后反省,每次发怒之后,吸取这次的教训,并计算一下未发怒的日子,减少发怒次数,逐渐养成遇事不怒的习惯。
人世沧桑,诸事纷繁;喜怒哀乐,此起彼伏。老庄提出“宠辱不惊”之处世态度,视荣辱若一,后世遂称得失不动心为宠辱不惊。对于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别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会,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例如当遇到不幸,悲痛万分时,不防大哭一场;遭逢挫折,心情压抑时,能够最终靠急促、强烈、粗犷、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郁积发泄出来,从而使精神情况和心理健康状态恢复平衡。发泄不良情绪,必须要学会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之,决不可采用不理智的冲动性的行为方式。
出现不良情绪时,借助于别人的疏导,可以把闷在心里的郁闷宣散出来。所以,扩大社会交往,广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是解忧消愁,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研究证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缩小“人际关系心里距”,是医治心理不健康的良药。
转移法又可称移情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从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为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以工作和事业的成绩来冲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时,可以到环境优美的公园或视野开阔的海滨漫步散心,可驱除烦恼,产生豁达明朗的心境。
移情,即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进过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灵活运用。比如:情绪不佳时,听听适宜的音乐,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喜剧,苦闷顿消,精神振奋。
运动不但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因为运动可以轻松又有效地把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散出去,调整机体平衡。当自己的情绪苦闷、烦恼,或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动,也可采用传统的运动健身法和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
(焦志宏,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授权本网发布)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