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走进内蒙古察右前旗植物工厂综合体及特色产业园项目工地,塔吊林立,各种运输车辆在场内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广袤乡村土地上,察右前旗“数智”赋能农业发展的强劲脉搏。这是
内蒙古察右前旗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近年来,内蒙古察右前旗以工业化思维赋能传统农业,以工业优势助推农业发展,实现了农业数字化“突围”。以四维生态技术赋能的察右前旗植物工厂综合体及特色产业园就是这里面的典型探索。“植物工厂”构建起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标准化生产模式,颠覆了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方式,真正的完成以农业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所谓“植物工厂”,就是无需土壤、不撒农药、不受自然环境影响,通过数字化技术操控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在完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植物的智慧农业模式,也被业内称为“农业4.0”,代表了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植物工厂”如何建设?作为察右前旗重点推进的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植物工厂综合体建设面积一万平方米,实现科技赋能农业,并跨界嫁接研学教育等产业。在建设内容方面,以数智化草莓植物工厂为主,配套蔬菜植物工厂展示区、智慧农业科学技术展厅、生态研学教室等区域。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草莓亩产增收,亩产量可达到传统种植的10倍;打破传统草莓种植单株3个月的采收期,实现全年稳定供给,年亩产值超200万元,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200万元。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特色产业园还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其能够为当地农民创造近百个就业岗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脱贫创收,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作为数智兴农的先导,察右前旗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得到了各级领导赞许和部分地区的效仿。置身于“植物工厂”内,绿意盎然,一排排红绿相间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架架蓬勃生长的番茄藤蔓将智能温室汇成“绿海”。无土栽培吊架上缀着的一串串“红色玛瑙”“黄色碧玺”,个个饱满圆润,令人垂涎欲滴。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成熟的番茄。宏福产业园已建成的一期30万平方米智能温室,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智能温室,日产番茄35吨,单棚年产量可达2000吨。项目全部建成后,智能温室总面积将达100万平方米,将成为全亚洲顶级规模的现代智能温室。
仔细观察宏福番茄栽培槽,只见智能温室内的樱桃番茄全部实施无土栽培。富含生长所需全部营养成分的营养液,以滴灌方式注入“培养基”,确保番茄在整个生长期不仅“吃”得饱、更“吃”得好。
小番茄的“智慧”不止于此。过去抬头看天,如今低头看屏,种好番茄,园区技术人员李小段心里有“数”。8栋智能温室,李小段一个人管得井井有条。“秘诀就在这里。”坐在办公的地方的李小段打开温室控制管理系统,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积累等各项检验测试的数据一目了然。看完数据,轻点系统屏幕,智能温室的天窗缓缓调整角度,阳光透过棚顶倾洒而下,番茄秧苗舒展枝叶。“数据成了新农资,种地上了‘云’。”李小段感叹道。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吸收荷兰先进生产设备及先进温室建造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集温控、湿控、二氧化碳回收、营养液精准灌溉、计算机智能监控等十大系统于一体,植株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灌溉全部实现数字化管控。除此之外,数字化管理也贯穿于番茄从产到销全过程。“植物工厂”番茄育苗、定植、管理、水肥、光照、采收、品控、包装、仓储、物流,全链条采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一屏管理”,工作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3倍以上。
除了能够精准调控生产,通过数据分析,“植物工厂”还把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变成工业化的订单生产模式,工厂可依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同时通过上游数据,也能够指导番茄选种;并通过全智能集成包装生产线进行分拣、包装,在解放90%人力的同时,实现100%的实时出入库管理,能够结合市场订单安排出库发货,实时追溯每一盒西红柿的来源。
受益于智能“植物工厂”建设,附近慢慢的变多的农民摇身变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圆了“上班梦”。一些村民负责采摘,一月能有4000多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同时,依托“植物工厂”建立起联农带农富农机制,让农民和产业链“难舍难分”。产业园流转了土地4000亩,流转费用每年每亩500元,每5年每亩增加100元,每年为261户农民增收200万元。整合周边18个村集体经济资金6000万元,配套建设2万平方米加工包装车间和占地5万平方米的高端设施温室,企业作为运营主体租赁运营并在十年内完成资产回购,每年分红310万元,稳定带动20多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并且,通过分红、开发公益性岗位、临时救助等措施使受益脱贫人口达1000余户、2500余人,人均增收1000元。在推进务工增收方面,产业园一期工程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133名脱贫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还将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带动更多农户就业。
将田间治理、乡村兴业、田间惠民融合到一个平台,是数智兴农的又一生动体现。走进内蒙古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巨大的LED屏幕上正显示着巴音塔拉镇农业物联网的实时监控,其不仅仅可以显示水分、温度、虫害等信息,还可以远程控制无人机喷洒农药和自动灌溉。直观、智能、实时的数字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业发展领域的互联互通。这些原本耗时费力的环节,如今都不再需要人工作业完成,从一株秧苗到万亩良田,数智农业的成果跃然田间。
在这个探索智慧化管理的农业新时代里,瑞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生产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经验和人工操作,从春耕到浇水,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变革新方向。如今,公司通过“农业园区数字化综合管理ERP系统”,能轻松实现物联网与园区综合决策与管理深层次地融合、财务与业务深层次地融合、作物科学与工作任务深层次地融合、产销深层次地融合,在200余个数字化功能模块下实现种植全流程数字化。围绕空天遥感信息采集与监测、农作物植株监测平台、农作物环境监视测定平台、农作物生长模型与最佳农事策略分析、精准作业设备科技集成、田间综合配套设施设备、大数据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农作物智慧生产园区管理系统八方面,该公司定制化开发软件系统8套;围绕空天遥感、植株监测、环境监视测定、精准作业设备科技集成、田间综合配套、大数据中心建设等内容,购置配套硬件设备2086台(套),借助智慧化管理开启全新农业时代。
下一步,察右前旗植物工厂综合体及特色产业园将成为具有高能级智慧农业产业链融合示范平台,通过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数智农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共同引领数智农业新未来。